PE本益比的迷思?

本益比(Price to Earning Ratio简称PE)是基本面分析中的其中一项指标来判断股价是昂贵或便宜。 本益比PE = 现在股价(Current Price)/ 每股盈余(EPS) 每股盈余(EPS)= 净盈利(Net Profit)/ 总股票数(Total Number of Shares) 例子A:股价10块钱 / 每股盈余 1块钱 = 10 本益比,10年才能赚回本。 例子B:股价20块钱 / 每股盈余 1块钱 = 20 本益比,20年才能赚回本。 如果根据以上两个例子来看的话,PE越低就越快回本,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会选择A,但是如果我们继续研究下去,我们通常会发现5种情况。 明媚动人的公司,获利能力惊人并且能够每年持续破新高的明星公司。我相信没有人能够抗拒它的魅力,股价不断被市场推高,导致PE越来越高。 突然跌倒的公司,就是可能收购失误,原料价格突然被推高,主要大客户移情别恋等等的情况造成EPS急剧下降,就把PE短时间内推高了。 停止成长的公司,就是每年获利平平,股息平平,成交量不多,吃饱卖包的公司PE就普普通通平平无奇。 被低估的公司,因为大部分的人都会把专注力放在热门的公司,造成一些获利能力不错的公司被低估了,PE就相对的比较低,而且潜力无限。 常年亏损的公司,PE肯定是低的。 一间公司的股价的波动是取决于它的成长潜能有关,低PE的公司不代表未来不会涨,高PE的公司不代表未来会下跌,我们马来西亚的NESTLE就是很好的例子。另外PE还有两种解读方式。 指数对比 - 2019年马来西亚KLCI的PE是19,也就是说如果我所投资的公司PE是低过19的就表示是被低估的,但是这个只能作为参考,因为KLCI成分股只有30支。 公司对比 - 就是和同样行业的公司进行比较,这样我可以了解在一个行业的PE平均值,只要低过平均值就表示被低估,反之则被高估。 所以不能单看PE来估价一间公司低估和高估的标准,必须结合不同的指标和情报来判断。 最后的总结就是股价代表着市场对这间公司暂时的看法,但是不代表我的看法,所以一个好的投资者要拥有独立思考能力。 愿大家早日达到财务自由!祝大家股运昌隆!